农村基层腐败防控机制的研究

点击数:518 | 发布时间:2025-06-03 | 来源:www.gaaiq.com

    [内容提要]本文从绵阳一个“亿元村”党支部书记,因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一审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这一案例引发的考虑入手,提出了农村基层腐败的研究问题。本文第一界定了农村基层腐败的定义和形式,第二剖析了农村基层腐败是什么原因,最后提出了打造一套农村基层腐败的防控机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遏制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蔓延,净化公共权力的廉洁空间。同时本文也有益于国内农村基层腐败防控理论的研究。

    [关键字]农村基层腐败基层腐败是什么原因腐败防控机制

    [案情介绍]刘跃先,原绵阳涪城区城郊乡高水村党支部书记。
    1997年11月,刘跃先借助职务之便,在其私营企业绵阳双菱房产开发公司无钱支付所征用的高水村5组土地时,擅自挪用高水村财务上的现金6万余元,支付双菱房产公司应交税务机关的耕地占用税及粮食附加费。
    1997年9月至12月期间,刘跃先为了让其私营的双菱实业总公司顺利入股四川高水集团股份公司,虚增双菱企业的资产1408万多元,并出具了不真实的资产评估报告。
    1998年1月至2001年11月期间,刘跃先在高水集团经营亏损的状况下,先后以领取分红款的名义,侵吞高水集团资金共计人民币252万元。案发后,涪城区法院觉得,刘跃先身为集体经济组织职员,其行为已构成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于2003年9月2日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①

    这一案例给大家什么启示?如此的大案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为何大家的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事先毫无知道呢?一个农村基层组织的书记,挪用,侵占资金数额之大,腐败行为存在的时间之长,给村民导致的损失之重。为何没能准时发现,准时查处,把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呢?高水村如此的全国明星村都能让基层腐败分子这样有机可乘,那样其他边远落后或经济更发达的村又是怎么样呢?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就出在规范和权力运行机制上,也就是大家的规范有很多不到位和不周严,腐败的机会还不少。假如腐败分子伸手即被捉,权力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那样权利就不会被滥用,状况大概有所不同。

    事实上,国内因为地域广阔,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大,城乡经济差异大,没统一的基层组织的理论指导,各地的管理规范不同,都多少的存在着缺点。于是出现了“那些有权力的人用权力一直遇见有界限的地适才休止”②的局面。而这样形式多样的腐败现象,紧急地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导致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赖。为了保护农民权益,进步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大家需要深刻认识农村基层腐败,并积极考虑怎么样打造农村基层腐败防控机制。

    农村基层腐败就是农村基层干部公共权力的滥用,即公共权力不是被用于达成合法的集体公共利益而是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用于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益。可以说,人类自从有了公共权力就有腐败现象,只须存在公共权力的地方就可能存在腐败,这是万古不容易的规律!但,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经济进步情况和不一样的管理规范,其腐败的形式、特征、程度及成因等则有不同,因此,要有效遏制当今农村基层的腐败,就需要认清农村基层腐败的形式、特征及成因,才能打造起合适农村基层腐败防控的机制。

    1、农村基层腐败的形式

    农村基层腐败形式多样,大家把它归结为以下几种:(一)按主体可分为个案的腐败与集体的腐败。个案的腐败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某一位干部借助权利为自己或有关厉害人谋取私利的行为。集体的腐败是农村基层组织中两位或两位以上村干部相互勾结,一同为各自谋取私利或滥用权利侵吞集体财物的行为。(二)按性质可分为经济腐败和政治腐败。经济腐败指贪污纳贿,侵吞财物等与经济利益有关的腐败。政治腐败指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与思想政治作风有关的腐败。(三)按是不是容易被村民所意识到可分为隐蔽的腐败和显露的腐败。隐蔽的腐败指不经仔细审察清算不可以被发现的腐败,如做假帐,挪用资金的。显露的腐败指容易被意识到甚至披上合法外衣的腐败,如公款消费,借考察学习名义出去旅游渡假等。(四)按腐败的程度可分为违法违纪和构成犯罪。违法违纪是腐败程度较轻,违反法规,规章和党纪的腐败。构成犯罪是指程度较重触犯刑法的腐败。

    2、农村基层腐败是什么原因

    深入剖析农村基层腐败是什么原因,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状况:

    1.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混乱。在一些地方,村级财务规范不规范,会计出纳不分家,帐钱权一人独揽,权力高度集中,收入支出随意,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财务从不向群众公开,财务管理紧急失去控制,有以下三种状况:③(1)根据规定,村长应主管财经。可有的地方财经全部由村支部书记全抓,大多数的村级财政来源也都是统筹和提留款,但对村党支部书记来讲是不会随便舍弃这一权力的处置的。由于只有这种权力才能树立我们的威信。没实权的一把手是名不副其实的。因此,形成了村支部书记主抓财经,一人说了算的局面。(2)村会计帐中“白条子”泛滥。在农村有些交易双方都没正式的发票。因此白条子在村会计帐目中成了正式发票的代名词,直接致使了财经管理混乱,真伪难辨,村务透明度不高。(3)会计难司其职。村级干部的违法违纪不能离开财经管理。他们便尽力削弱会计的职责,需要会计做假帐等现象时有发生,使会计的职能来制约村官的管理体制没办法达成。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